來源:第一財經 | 0評論 | 5913查看 | 2015-02-12 10:11:00
對于中國(guo)國(guo)家電網公司來說,近年來在中國(guo)建立特高壓交直流電網的(de)“大手筆”已經不(bu)能讓它(ta)們滿足,在公司董(dong)事長劉振亞發布新書《全球能源互聯(lian)網》后的(de)沒幾天(tian),美(mei)國(guo)東部當地時間2月10日下(xia)午,劉振亞編著的(de)(de)《特(te)(te)高壓交直(zhi)流電網》又被翻成了英文(wen)版在奧蘭多首發(fa)。無(wu)論(lun)是(shi)《全(quan)球能源(yuan)互聯網》提出“全(quan)球化”的(de)(de)概念,還是(shi)《特(te)(te)高壓交直(zhi)流電網》用(yong)英文(wen)來介紹(shao)中國的(de)(de)領先電力技術,這都(dou)標志著中國正試圖領(ling)導全球能(neng)源的(de)發展方向。
《特高壓交直流電網》英文版內容涵蓋了特高壓交直流輸電的電壓等級選擇、網架構建和技術應用等方面。該書發行商愛思唯爾國際出版公司科技圖書部總裁白素貞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目前能源方(fang)面的專著十分缺乏,而(er)中國在(zai)特高(gao)壓交直(zhi)流電網方(fang)面處(chu)在(zai)領導地位。該書會(hui)在(zai)70多個(ge)世界性的平臺(tai)上銷(xiao)售(shou),除了供給全世界各大科研機構和高(gao)校的數據(ju)庫ScienceDirect外,還會(hui)在(zai)亞馬遜、谷歌(ge)、蘋果、圖書館(guan)等平臺(tai)上(shang)出售。他們預計(ji)主要讀者會下至大學本科生,上(shang)至資深的(de)教授(shou)、業內專(zhuan)家。
美國專家們也對此書表示好評
“這是一本實用的書,這個運行工程方面的內容對美國很有價值。”前美國能源部化石能源副部長羅伯特-季伊告訴一財記者:“這本書是一座里程碑,美國要減少碳排放,方法之一就是清潔能源。清潔能源(yuan)集中(zhong)的(de)州目前仍只(zhi)使用(yong)高(gao)(gao)壓電(dian)網,特高(gao)(gao)壓交直(zhi)流電(dian)網也(ye)許可以成為(wei)他(ta)們考(kao)慮的(de)方向。”
“這本書集特高壓理論性、實踐性、系統性于一體。”麻省理工大學企業關系/產業聯絡項目部資深工業聯絡官大衛-朱在首發式上說。
國家電網公司總師辦主任梁旭明向記者介紹,傳統的煤礦發電,靠鐵路運輸煤礦到用電區域附近的電廠,然而水、太陽能、風等新一代的能源卻是不能運輸的。用高壓電網可以把清潔能源或新能源發的電運輸(shu)到需要(yao)的地方。
“通過建設輸電距離遠、規模大、效率高的特高壓電網,集約高效開發大煤電、大水電、大核電和大型可再生能源,將西部、北部地區的能源資源轉化為電力,輸送到東中部負荷中心,實現能源電力的安全、穩(wen)定、可持(chi)續(xu)供應。特高壓交直(zhi)流(liu)電網是(shi)實施(shi)這一(yi)戰略的核心。”梁旭(xu)明在該書首發式上說。
梁旭明還給記者算了筆經濟賬,根據國家要求,一般電力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是30年左右收回成本。居民或者企業所需繳納的電費是電網公司運營總成本除以30年得來的。他們比較了一下特高壓電網建設和30年運營的成本(ben)和普(pu)通高(gao)壓(ya)電(dian)(dian)網的成本(ben),發現由于特高(gao)壓(ya)電(dian)(dian)網提(ti)高(gao)了輸送(song)效率,反(fan)而(er)成本(ben)更低(di)。電(dian)(dian)力的用戶反(fan)而(er)需要交更少(shao)的電(dian)(dian)費。
當然,對于特高壓交直流電網的成本和安全,不同專家的計算或研究方法不同,結果也不盡相同。但是,目前,我國全面掌握特高壓核心技術,成為世界上唯一全面掌握這項技術并擁有其完整自主知識產(chan)權的國家,代表了該專業領域(yu)的國際最高水平。
目前,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已累計建成“三交四直”特高壓輸電工程,在運在建的特高壓線路、變電容量超過1.5萬公里和1.5億千伏安,輸電量超過2800億千瓦時。同時,公司還主導制定關于特高壓技術等IEC標(biao)(biao)準15項(xiang)、IEEE標(biao)(biao)準6項(xiang),特高壓交流電壓成為國際標(biao)(biao)準。
全球化的戰略
在巴西的美麗山,國家電網公司和巴西電力公司合資投入水電±800千伏特高壓直流送出項目,根據這項協議,國家電網公司和巴西電力公司投資20.75億美元,每年可收入1.8億美元,合同經營期限30年,也就(jiu)(jiu)是總共可收入54億美元。據梁旭明介(jie)紹,目(mu)前,公司正在巴西做(zuo)前期檢(jian)測工作,估計幾年(nian)內就(jiu)(jiu)能完成建設,進入特許經(jing)營權(quan)階段。
巴西的合同是國家電網公司在國際上就特高壓電網“小試牛刀”。而對特高壓電網的全球布局,公司還有更長遠的打算:通過這樣一個特高壓全球電網,從而打破全球新能源儲藏不平衡的狀態。目前,國家電(dian)網(wang)公(gong)司正在和(he)俄羅斯、哈薩(sa)克(ke)斯坦進行談判,希望通過(guo)建(jian)立特高壓電(dian)網(wang),向兩國購買電(dian)力。
梁旭明向記者繪制了全球能源互聯網地圖。這個地圖是同一大陸板塊的歐洲和亞洲相連、亞洲板塊和北美通過白令海峽相連、南美北美相連、北非和歐洲通過地中海相連,也可以走直布羅陀海峽,或海底(di)電纜(lan)。非洲和東南亞通過海底(di)電纜(lan)相連。
由于全球新能源布局極不平衡,太陽能主要集中在赤道附近,而風能分布并沒有明顯規則。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以輸送清潔能源為主導、全球互聯的堅強智能電網,由跨洲、跨國骨(gu)干(gan)網(wang)(wang)架和各國各電壓等級(ji)電網(wang)(wang)構成(cheng),連接“一(yi)極一(yi)道”和各洲大型能(neng)源基地(di),適(shi)應(ying)各種分布式電源接入(ru)需要,能(neng)夠將(jiang)風能(neng)、太陽能(neng)、海洋能(neng)等可再生(sheng)能(neng)源輸送(song)到各類用戶(hu)。
“最重要的還是希望把這個產業帶動起來,希望通過出這本書,使國外了解特高壓電網這門技術,一旦有需求,把市場潛力帶動起來。把我們的設備銷售出去。”梁旭明告訴記者。
目前,中國已在國際市場上打破了跨國公司的長期壟斷,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近年來設備出口額年均增長49%,在高端產品領域也實現了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