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網網報道,10月15日,記者在西藏自治區清潔能源供暖試點成效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試點通過“抓清潔能源、抓特許經營、抓技術創新”三大舉措,已覆蓋近20萬城鎮群眾及1500余戶高海拔農牧民,未來將進一步擴大成效,提升高原群眾冬季生活品質。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貢確攝
西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成得禮在發布會上介紹,西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聚焦“補短板、惠民生、聚人心”,實施了一批供暖試點工程。在能源選擇上,西藏生態環境本底脆弱,但太陽能、地熱能等資源豐富。西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立足高原自然條件和資源優勢,采用清潔能源供暖,讓高原冬季采暖告別煙熏火燎,迎來清潔高效,既保障了高原人民溫暖過冬,又有效保護了綠水青山。據統計,7個特許經營試點項目共引入社會資本近38億元人民幣,新建及改造供暖面積超過600萬平方米,受益群眾近20萬人。
他還說,在開展城鎮清潔能源特許經營供暖試點的同時,西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對農牧區供暖開展了技術路線創新試點。技術路徑核心有兩個,一個是“光伏發電+蓄電池儲電+供熱終端”,把太陽能發電輸送給熱風機、藏式爐等終端進行供暖;另一個是“光熱+儲熱+雙聯供”。已實現了海拔5000米以上農牧區供暖全覆蓋,惠及農戶1500多戶。
他表示,下一步,西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將在全面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持續抓好清潔能源供暖工作,努力讓高原人民冬季生活更溫暖、更舒心、更美好。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清潔能源發展中心主任王剛在發布會上介紹,2024年1月份起開始推行第一個清潔供暖試點項目,試點項目推行過程中運用新工藝新技術的實施落地,取得了良好效果。具體采用太陽能光熱、空氣能和地熱三種技術路線實施供暖,其中措勤縣、貢覺縣、曲松縣及日喀則市桑珠孜區4個試點采用太陽能光熱供暖技術路線,工布江達縣、林周縣2個試點采用空氣源熱泵供暖技術路線,那曲市色尼區試點采用地熱供暖技術路線,確保了所有試點項目的采暖季室內溫度均穩定維持在18℃以上,個別項目室內溫度超過20℃。部分采用太陽能光熱方式供暖的試點項目,除滿足供暖需求外,還能提供全年24小時的生活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