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評論 | 9138查看 | 2015-02-15 10:28:00
探尋全球(qiu)能源互(hu)聯(lian)網(wang)的真諦。厘(li)清全球(qiu)能源互(hu)聯(lian)網(wang)的發展理念(nian)和發展思(si)路需要了解這10個概念(nian)。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簡稱OBAOR;或One Belt One Road,簡稱OBOR;或 Belt And Road簡稱,BA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習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
“一(yi)帶(dai)一(yi)路”必將(jiang)促進我國與俄羅斯、哈(ha)薩克(ke)斯坦(tan)、土庫曼(man)斯坦(tan)等鄰(lin)國在(zai)石油、天(tian)然氣、電力和新能(neng)源等能(neng)源領域(yu)的(de)廣泛深(shen)入(ru)合(he)作,因(yin)此“全球(qiu)能(neng)源互聯(lian)網”是結合(he)“一(yi)帶(dai)一(yi)路”發展戰略打(da)開能(neng)源領域(yu)的全(quan)球視野。
一極一道
從世界清潔能源資源分布來看,北極圈及其周邊地區(“一極”)風能資源和赤道及附近地區(“一道”)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簡稱“一極一道”。集中開發北極風能和赤道太陽能資源,通過特高壓等輸電(dian)技術送(song)至各(ge)大(da)洲(zhou)負荷中心,與(yu)各(ge)洲(zhou)大(da)型能源(yuan)(yuan)(yuan)基地和(he)分布式電(dian)源(yuan)(yuan)(yuan)相互支撐,提供更安全、更可靠(kao)的(de)清潔能源(yuan)(yuan)(yuan)供應,將是未(wei)來(lai)世界能源(yuan)(yuan)(yuan)發展的(de)重(zhong)要方向(xiang)。
北極地區風能資源豐富且分布廣,技術可開發量約1000億千瓦,約占全球陸上風能資源的20%。環北冰洋的喀拉海、巴倫支海、白令海峽和格陵蘭島等是北極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赤道附近地區所處緯度低、太陽直射多,其中一些地區多為干旱、半干旱或沙漠地帶,太陽散射少,因此太陽能資源極其豐富,是未來太陽能大規模集中開發和利用的重點區域。此外,赤道附近地區還擁有大量優質的(de)風能和水能資源,如非洲剛(gang)果河(he)、南(nan)美(mei)洲亞馬孫(sun)河(he)流域擁有豐富的(de)水能資源。
清潔替代
清潔替代,是指在能源開發上,以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走低碳綠色發展道路,逐步實現從化石能源為主、清潔能源為輔向清潔能源為主、化石能源為輔轉變。清潔替代將從根本上解決人類能源供應面臨的(de)資源(yuan)約(yue)束(shu)和環境約(yue)束(shu)問題(ti),是實現能源(yuan)可持續利用(yong)的(de)戰略舉措,也是未來全球(qiu)能源(yuan)發(fa)展的(de)必然趨勢。
電能替代
電能替代,是指在能源消費上,以電能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直接消費,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隨著電氣化進程加快,電能將在終端能源消費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并最終成(cheng)為最主要的(de)終端能(neng)源品種(zhong),實現更加清(qing)潔、便捷、安全的(de)能(neng)源利用。
全球能源觀
全球能源觀是遵循能源發展規律,適應能源發展新趨勢,形成的關于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觀點和理論。全球能源觀的核心是堅持以全球性、歷史性、差異性、開放性的觀點和立場來研究和解決世界能源(yuan)(yuan)發(fa)展問題,更加(jia)注(zhu)重能源(yuan)(yuan)與政治、經濟、社會、環境(jing)的協調發(fa)展,更加(jia)注(zhu)重各種集中(zhong)式(shi)(基(ji)地式(shi))與分布式(shi)清潔能源(yuan)(yuan)的統籌開發(fa),要求以(yi)“兩個替代(dai)”為方向(xiang),以(yi)全(quan)球(qiu)能源(yuan)(yuan)互聯網為載體,統籌全(quan)球(qiu)能源(yuan)資源(yuan)開發、配置(zhi)和(he)利(li)用(yong),保(bao)障世界能源(yuan)安全、清(qing)潔、高(gao)效、可持續供(gong)應。
國家泛在智能電網
國家泛(fan)在智(zhi)(zhi)能電(dian)網是全(quan)球(qiu)能源互(hu)聯(lian)網的(de)(de)基本組成單元,廣泛(fan)連(lian)接(jie)國內(nei)能源基地、各類分布(bu)式電(dian)源和負(fu)荷(he)中心(xin),并(bing)與周邊國家的(de)(de)能源互(hu)聯(lian)互(hu)通,承(cheng)接(jie)全(quan)球(qiu)能源互(hu)聯(lian)網跨國跨洲配置(zhi)的(de)(de)清潔能源。國家泛(fan)在智(zhi)(zhi)能電(dian)(dian)(dian)網(wang)應(ying)堅持堅強與(yu)智能并重(zhong)的(de)發(fa)展原則,在發(fa)揮(hui)大電(dian)(dian)(dian)網(wang)和堅強網(wang)架作(zuo)用的(de)基礎上,有效解決清潔能源(yuan)發(fa)電(dian)(dian)(dian)隨機性(xing)、間歇(xie)性(xing)問題,實現各(ge)地集中式電(dian)(dian)(dian)源(yuan)與(yu)泛在分布式電(dian)(dian)(dian)源(yuan)的(de)優化(hua)接入和高效消納(na),更(geng)可靠地保障能源供應。
四大支撐技術
在能源發展進程中,歷次能源革命都依賴能源技術的重大突破。第一次能源革命,蒸汽機的發明推動主導能源從薪柴向煤炭轉變;第二次能源革命,內燃機和電動機的發明推動主導能源從煤炭向石油、電力轉變。當(dang)前(qian),第三次能(neng)源(yuan)(yuan)革命興(xing)起,從(cong)傳統化石能(neng)源(yuan)(yuan)的開發利用(yong)向清潔能(neng)源(yuan)(yuan)大(da)規模開發利用(yong)轉變,需(xu)要在(zai)電(dian)(dian)源(yuan)(yuan)、電(dian)(dian)網、儲能(neng)和信息通(tong)信等領(ling)域全面推動技術(shu)創新,支撐全球能(neng)源(yuan)(yuan)互聯網的建設。
電源技術
以清潔能源為主導,以電為中心的能源格局,決定了電源技術在未來能源發展中的關鍵性作用。其核心是不斷提高清潔能源的開發效率和經濟性,重點領域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海洋能發電及分布式電源(yuan)(yuan)技(ji)(ji)術等。這(zhe)些技(ji)(ji)術突(tu)破是構建全球(qiu)能源(yuan)(yuan)互聯網(wang)的動(dong)力之源(yuan)(yuan),對推動(dong)全球(qiu)能源(yuan)(yuan)開發(fa)清潔化、低碳(tan)化十分重要。
電網技術
以電為中心、全球配置的能源發展格局,決定了電網技術在未來能源發展中的關鍵性作用,需要不斷提高電網輸送能力、配置能力和經濟性,重點圍繞電力系統各環節,加快堅強智能電網技術全面創新,主要(yao)領域(yu)包括特高壓輸電(dian)技(ji)(ji)(ji)術(shu)和(he)裝備、海(hai)底電(dian)纜技(ji)(ji)(ji)術(shu)、超導輸電(dian)技(ji)(ji)(ji)術(shu)、直流電(dian)網技(ji)(ji)(ji)術(shu)、微電(dian)網技(ji)(ji)(ji)術(shu)和(he)大電(dian)網運行控制技(ji)(ji)(ji)術(shu)等。這些技(ji)(ji)(ji)術(shu)突破是構建全球能(neng)源互聯網的(de)重要(yao)基礎。
儲能技術
儲能技術發展是保障清潔能源大規模發展和電網安全經濟運行的關鍵。儲能技術可以在電力系統中增加電能存儲環節,使得電力實時平衡的“剛性”電力系統變得更加“柔性”,特別是平抑大規模清潔能源發電接入電網帶來的(de)(de)波(bo)動性,提高電網運行的(de)(de)安全(quan)性、經(jing)濟性、靈活性。儲(chu)能技術一般分為熱儲(chu)能和(he)電儲(chu)能,未(wei)來應用于全(quan)球能源互聯網的(de)(de)主要是(shi)電儲(chu)能。
信息通信技術
信息通信技術是實現電網智能化、互動化和大電網運行控制的重要基礎,主要包括信息和通信兩方面技術。信息技術側重于信息的編碼或解碼,是有關信息的收集、識別、提取、變換、存儲、傳遞、處理、檢索、檢測、分析和(he)利用等的技(ji)術(shu)(shu)(shu)。通(tong)信(xin)技(ji)術(shu)(shu)(shu)是(shi)側重(zhong)于信(xin)息傳播的傳送技(ji)術(shu)(shu)(shu),主(zhu)要包含(han)傳輸接入(ru)、網絡(luo)交換、移動通(tong)信(xin)、無線通(tong)信(xin)、光(guang)纖通(tong)信(xin)、衛星(xing)通(tong)信(xin)、支(zhi)撐(cheng)管理、專(zhuan)網通(tong)信(xin)等技(ji)術(shu)(shu)(shu)。信(xin)息通(tong)信(xin)技(ji)術(shu)被認為是(shi)(shi)21世紀社(she)會發(fa)展(zhan)和世界(jie)經濟增長(chang)的(de)重要動力,是(shi)(shi)多種技(ji)術(shu)的(de)融(rong)合,以及與(yu)多種產業(ye)的(de)跨界(jie)融(rong)合,正在(zai)帶來(lai)深刻的(de)產業(ye)革(ge)命。要適應全球能源互聯(lian)網的(de)發(fa)展(zhan)、信(xin)息通信(xin)的(de)內容快速增長(chang)、信(xin)息通信的范圍(wei)大幅擴張,就要對信息通(tong)信的安全性(xing)、實時性(xing)、可靠性(xing)要求更加嚴格,這迫(po)切需要在信息通(tong)信技術領域有更大的創新(xin)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