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記者(zhe)從張家口市(shi)能(neng)源局獲悉,2020年張家口市(shi)扎(zha)實推(tui)進可再生能(neng)源示范(fan)區建設,加快(kuai)構建綠色能(neng)源體系,風電、光(guang)伏、光(guang)熱和生物(wu)質(zhi)發(fa)電等(deng)可再生能(neng)源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總裝機突破2000萬千瓦,達到2003.185萬千瓦,成為全國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其中,風電裝機規模1380.615萬千瓦,位居全國第一。
張家口地(di)處華北平原與(yu)內蒙古高原的(de)連接區(qu)域,是華北地(di)區(qu)風能(neng)(neng)和(he)太陽能(neng)(neng)資(zi)源最豐富的(de)地(di)區(qu)之一(yi)。依托資(zi)源優勢(shi),我市把大力開發可(ke)再生能(neng)(neng)源作為推進產業(ye)轉型(xing)的(de)主攻方向,可(ke)再生能(neng)(neng)源規模(mo)化開發成效顯著。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市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到2003.185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規模達到了1380.615萬千瓦、光伏裝機614.57萬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6.5萬千瓦、光熱發電裝機1.5萬千瓦。
裝機規模突飛猛進離不開項目支撐。我市積極推進優質高效的可再生能源開發項目,沽源奧運風光城、張北風光熱儲輸多能互補等多個包含儲(chu)能(neng)(neng)單元的示范項目(mu)正在(zai)積極(ji)推進;尚義抽水(shui)蓄能(neng)(neng)電(dian)站、百(bai)兆瓦(wa)壓縮空氣儲(chu)能(neng)(neng)示范項目(mu)開工(gong)建(jian)設(she);張北國(guo)家風光儲(chu)輸示范工(gong)程(cheng)二期3.7萬(wan)千瓦(wa)儲(chu)能(neng)(neng)電(dian)站正在(zai)建(jian)設(she)。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nian),在國家(jia)能(neng)源局(ju)、國家(jia)電(dian)網(wang)公(gong)司支持下,智能(neng)輸電(dian)通道建(jian)設不斷加快,±500千伏多(duo)端柔性直流示范工(gong)程及張北-雄(xiong)安1000千伏特高壓輸變電(dian)工(gong)程分(fen)別(bie)于2020年(nian)6月和8月建(jian)成投運,項目建(jian)成可(ke)增加1650萬千瓦(wa)可(ke)再生能(neng)源電(dian)力外送(song),并滿(man)足向京津冀和華中負荷(he)中心持續輸送(song)綠色電(dian)力需求(qiu)。
作為國(guo)家級可再生(sheng)能源示(shi)范區,截至2020年底,張家口市可再生(sheng)能源消費量占比已達(da)到30%以上,處全國(guo)領先水平。在綠(lv)色(se)交通方面,累(lei)計(ji)投運(yun)新能源汽(qi)車(che)突(tu)破3000輛(liang),其中,氫(qing)燃料電池(chi)公交車(che)224輛(liang);年產氫(qing)氣1400噸的海珀(po)爾制(zhi)氫(qing)項(xiang)目(mu)建成投運(yun),全球最(zui)大風電制(zhi)氫(qing)項(xiang)目(mu)———沽源風電制(zhi)氫(qing)綜合(he)利用(yong)示(shi)范項(xiang)目(mu)具備生(sheng)產條件。
在綠色電力直供方面(mian),張(zhang)家口(kou)市把綠色能源與高耗能大數據產業(ye)有機(ji)結合(he),張(zhang)北云(yun)聯數據中心(xin)、數據港張(zhang)北數據中心(xin)、阿里(li)廟(miao)灘(tan)數據中心(xin)、阿里(li)小二(er)臺數據中心(xin)、懷來秦淮(huai)數據中心(xin)等項目已經全(quan)面(mian)采用可再(zai)生能源直供,投(tou)入(ru)運行服務器80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