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太陽能熱利用發展路線圖(Wth 為熱裝機容量(liang)(liang)單位,每(mei)平米太陽能(neng)集(ji)熱器相當(dang)于裝機容量(liang)(liang)700Wth)
該路線圖規劃,中國太陽能應用發展的基本目標為:2020 年、2030 年和2050 年,太陽能應用將替(ti)代化(hua)石能源(yuan)分別(bie)超過1.5 億(yi)、3.1 億(yi)和8.6 億(yi)噸標準煤,其(qi)中(zhong)提供電力分別為(wei)1500 億、5100 億(yi)和21,000 億(yi)千瓦時。積極目標:2020 年、2030 年和2050 年,太陽能應用將替代化石能源分(fen)別超過2.4 億(yi)、5.6 億(yi)和(he)18.6億噸標準煤(mei),其中提供電力分別為(wei)3000 億、10,200 億和48,000 億千(qian)瓦時。實現上述目標將獲得巨大的環境和社會效益。在(zai)基本(ben)和積極目(mu)標下,2050 年當年二氧化碳減排量將分別達到21.5 億噸和46.5 億噸。
太陽能熱發電作為可承擔基本電力負荷的(de)可再生能(neng)源發電技術之(zhi)一,隨著關鍵材料和裝備以及集成技術的進步(bu),中期內作為中間負荷(he)與(yu)峰值負荷(he)有望實現(xian)與常規(gui)能源(yuan)的價格競爭,并有可(ke)能通過太陽(yang)能碟式熱發(fa)電及太陽(yang)能冷熱(re)電聯供技術的突破來推進分(fen)布式應用;從中遠期看(kan),太陽(yang)能熱發電技術(shu)將與(yu)常規化石能源實現聯合(he)運行、電熱/ 電水(shui)聯供,并結合經濟有效的儲熱技術(shu),實現能源輸出的穩定(ding)性、可(ke)靠(kao)性、可(ke)控性和經濟性,還可(ke)以作為(wei)基礎(chu)調節(jie)負(fu)荷,與光伏(fu)發電、風力(li)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組合形(xing)成(cheng)穩(wen)定的(de)高比例(li)可再生能源電力系(xi)統。
太陽能熱利用中技術成熟、廣泛應用的方(fang)式集中在中低溫(wen)領域。旺盛的市場需求促進了太陽能(neng)熱水器(qi)行業的快速發展;而太陽能(neng)集中供(gong)熱采暖和制冷目前(qian)尚(shang)處(chu)于示范階段,隨著技術突破(po)和推廣應用,近(jin)中期內(nei)太陽能熱水三聯供(gong)(gong)(gong)系統(供(gong)(gong)(gong)熱水、供(gong)(gong)(gong)暖和供(gong)(gong)(gong)冷)的成本將大(da)大(da)降低(di),可以實現(xian)商(shang)業(ye)化開拓。另外,隨著經濟(ji)模式轉變(bian),產業結構調(diao)整,從(cong)中遠期(qi)看(kan),太陽(yang)能中溫熱利用在工農業領域有望發揮巨大節能減排作用(yong)。
統籌太陽能發展規模、儲能技術應用、當地負荷(he)消納能力(li)、電源調節能力(li)、電網(wang)輸送(song)能力五者之間的(de)關系,系統性地研(yan)究(jiu)、制定輸送(song)和消(xiao)納規劃,推進輸(shu)電(dian)工程建設(she),建設(she)堅強可靠的跨(kua)區電網和主(zhu)動配網,在更大的范圍內(nei)實(shi)現電力平衡(heng)和消納,可以使(shi)得太陽能電力在長(chang)期發(fa)展中不僅(jin)是常規化石(shi)能源的替代能源,更將成為可(ke)靠(kao)、友好(hao)的優(you)質能源。
政策方面,針對太陽能光伏發電、熱發電和中低溫熱(re)利用三(san)種不(bu)同利用方式(shi)應設(she)計相應(ying)的(de)激(ji)勵政(zheng)(zheng)策和保障措施。政(zheng)(zheng)策應(ying)當具有(you)穩定、可預見性(xing)和可持續性(xing),其激(ji)勵力度應隨(sui)著太陽能(neng)應用技術的進步和市(shi)場競爭力的(de)不(bu)斷提升(sheng)而(er)逐漸減(jian)弱(ruo)。
附件:《中國可再(zai)生能源(yuan)發展路線(xian)圖2050》簡(jian)版:roadmapcsp.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