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Crystal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8197查看 | 2014-02-22 10:24: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訊:科技部日前發布《科技部關于發布國家(jia)重點基礎研(yan)究(jiu)發展計劃(含重大科學研(yan)究(jiu)計劃)、國家(jia)高(gao)技術研(yan)究(jiu)發(fa)展計劃(hua)、國家(jia)科技支撐計劃(hua)2015年度(du)項目申報指南的(de)通知》,公布了973計劃、863計劃、支撐計劃等三項科研計劃2015年(nian)度(du)項目申報指南。本(ben)網記者整理(li)了(le)其中涉及太陽(yang)能光熱利用技術的相關(guan)內容(rong)。
三項科研計劃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簡稱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是以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對我國未來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帶動性的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重點支持農業科學等9個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領域的基礎研究,同時,圍繞納米研究等6個方向實施重大科學研究計劃。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簡稱863計劃)以解(jie)決事關(guan)國(guo)家(jia)長遠發(fa)展(zhan)和(he)(he)國(guo)家(jia)安全的(de)戰略(lve)性、前沿性和(he)(he)前瞻性高技術(shu)問題(ti)為(wei)核心,重點落(luo)實《國(guo)家(jia)中(zhong)長期(qi)科學和(he)(he)技術(shu)發(fa)展(zhan)規劃綱(gang)要(2006-2020年)》(以下簡稱(cheng)《綱(gang)要》)提出的(de)前沿技術(shu)研究任務(wu)和(he)(he)部(bu)分重點領域中(zhong)的(de)重大研究任務(wu)。計劃實施突出國(guo)家(jia)戰略(lve)目標和(he)(he)重大任務(wu)導向,堅持(chi)攻克前沿核心技術(shu),搶(qiang)占戰略(lve)制高點;堅持(chi)研發(fa)關(guan)鍵共性技術(shu),培(pei)育戰略(lve)性新興產(chan)業生長點。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簡稱支(zhi)撐計劃)面向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a)展的(de)重(zhong)大科(ke)技(ji)需求(qiu),落實(shi)《綱(gang)要》重(zhong)點領(ling)域及優先主(zhu)題的(de)任務部(bu)署,以重(zhong)大工藝技(ji)術及產(chan)業(ye)共性(xing)技(ji)術研究開發(fa)與產(chan)業(ye)化應用示范(fan)為重(zhong)點,主(zhu)要解(jie)決綜(zong)合性(xing)、跨(kua)行業(ye)、跨(kua)地區的(de)重(zhong)大科(ke)技(ji)問題,突破技(ji)術瓶頸制(zhi)約(yue),提升產(chan)業(ye)競爭力。
光熱涉及面較少
其中,973計劃中涉及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的為能源科學領域中的第5項,規模儲能和儲熱過程的基礎研究,具體描述為“針對高效儲熱材料、單元及系統,研究儲熱材料性能的對流與流固耦合傳熱機理,解決中高溫儲熱材料高效儲、釋熱特性及多尺度多相傳熱機理。”另外,能(neng)(neng)(neng)源科(ke)(ke)學領域中的(de)第7項“能(neng)(neng)(neng)源動力(li)系統(tong)高效清潔利用(yong)的(de)科(ke)(ke)學問題研究(jiu)”也(ye)有(you)所涉及(ji),即研究(jiu)太陽能(neng)(neng)(neng)等(deng)可再生能(neng)(neng)(neng)源與化石能(neng)(neng)(neng)源互(hu)補發電的(de)新方法。
863計劃中涉及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的為先進能源技術領域的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冷熱電聯供微網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其描述為“含多種可再生能源及蓄熱、蓄電的供用能系統設計、冷熱電聯供園區實施方案及滿足用戶冷/熱/電需求的微網系統。開發微網智能監控與能量管理系統,并示范應用,示范工程總裝機不低于1MW,可再生能源能量滲透率不小于60%。”
支撐計劃中涉及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的為“大容量儲熱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的關鍵技術”,其描述為“研究用于提升電網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的大容量儲熱單元的流程結構、運行特性、集成設計原理及優化方法,研究電、熱等多種能量形式的協調優化控制理論與方法,提出與風電場和電網運行方式相配合的大容量儲熱的調度策略。開展工程示范,搭建2萬千瓦的相變儲熱系統,風電場規模不小于5萬千瓦,提升年利用小時數10%以上。”
支撐計劃中涉及(ji)(ji)太(tai)陽(yang)(yang)能(neng)(neng)熱(re)利(li)用技術(shu)的有(you)三個方面,分別為“太(tai)陽(yang)(yang)能(neng)(neng)高(gao)(gao)品質吸(xi)(xi)(xi)(xi)收(shou)(shou)膜(mo)(mo)(mo)關(guan)鍵(jian)(jian)技術(shu)及(ji)(ji)裝備研發(fa)”,其(qi)(qi)描述為“研究(jiu)(jiu)開(kai)發(fa)太(tai)陽(yang)(yang)能(neng)(neng)平板集(ji)(ji)(ji)熱(re)器(qi)用高(gao)(gao)吸(xi)(xi)(xi)(xi)收(shou)(shou)、低(di)發(fa)射(she)、長壽(shou)命吸(xi)(xi)(xi)(xi)收(shou)(shou)膜(mo)(mo)(mo)成膜(mo)(mo)(mo)技術(shu)及(ji)(ji)關(guan)鍵(jian)(jian)設備,提供滿(man)足高(gao)(gao)品質吸(xi)(xi)(xi)(xi)收(shou)(shou)膜(mo)(mo)(mo)制造需(xu)求的高(gao)(gao)性(xing)價比成套裝備,膜(mo)(mo)(mo)吸(xi)(xi)(xi)(xi)收(shou)(shou)率≥95%,發(fa)射(she)比≤5%”;“太(tai)陽(yang)(yang)能(neng)(neng)平板集(ji)(ji)(ji)熱(re)器(qi)提高(gao)(gao)熱(re)效關(guan)鍵(jian)(jian)技術(shu)研究(jiu)(jiu)及(ji)(ji)示范”,其(qi)(qi)描述為“研究(jiu)(jiu)開(kai)發(fa)提高(gao)(gao)寒(han)冷(leng)條(tiao)件下(xia)的太(tai)陽(yang)(yang)能(neng)(neng)平板集(ji)(ji)(ji)熱(re)器(qi)熱(re)效率的關(guan)鍵(jian)(jian)技術(shu),完成應用考核試驗及(ji)(ji)示范。”“太(tai)陽(yang)(yang)能(neng)(neng)吸(xi)(xi)(xi)(xi)收(shou)(shou)膜(mo)(mo)(mo)及(ji)(ji)平板集(ji)(ji)(ji)熱(re)器(qi)檢測技術(shu)研究(jiu)(jiu)”,其(qi)(qi)描述為“研究(jiu)(jiu)太(tai)陽(yang)(yang)能(neng)(neng)吸(xi)(xi)(xi)(xi)收(shou)(shou)膜(mo)(mo)(mo)與集(ji)(ji)(ji)熱(re)器(qi)檢測方法(fa)與標(biao)準,建立吸(xi)(xi)(xi)(xi)收(shou)(shou)膜(mo)(mo)(mo)和(he)集(ji)(ji)(ji)熱(re)器(qi)性(xing)能(neng)(neng)檢測平臺。”
另外在(zai)農業領(ling)域(yu),支撐計(ji)劃中涉及太陽能(neng)熱(re)利(li)用(yong)的為(wei)“果菜(cai)產(chan)地(di)保(bao)質貯藏節(jie)能(neng)關(guan)鍵(jian)技(ji)術裝(zhuang)備(bei)研發與集成示(shi)范(fan)”,其描述為“重點(dian)研究集成太陽能(neng)果菜(cai)干燥節(jie)能(neng)關(guan)鍵(jian)技(ji)術裝(zhuang)備(bei)、果菜(cai)產(chan)地(di)節(jie)能(neng)貯藏處理關(guan)鍵(jian)技(ji)術裝(zhuang)備(bei)、果菜(cai)產(chan)地(di)預冷處理關(guan)鍵(jian)技(ji)術裝(zhuang)備(bei)和真空脈動節(jie)能(neng)干燥裝(zhuang)備(bei)。”
曾經的項目支持
十一五期間,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相關項目曾先后獲得863和973計劃的支持。這些計劃的支持推動了我國光熱發電技術的快速發展。
2006年10月,科技部發布《國家863計劃先進能源技術領域“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及系統示范“重點項目課題申請指南》,2006年11月27日,該項目確定由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承擔其中的太陽能塔式熱發電系統總體設計技術及系統集成課題;皇明太陽能集團有限公司承擔高精度日光定位方式研究及成套設備開發課題;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承擔高可靠性吸熱、傳熱、蓄熱方式的研究和系統建立課題;河海大學承擔全廠集中控制技術;西安交通大學承擔太陽能熱發電實驗平臺建設課題。
2009年,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牽頭申請的“高效規模化太陽能熱發電的基礎研究” 項目獲得國家973計劃立項支持。項目由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牽頭,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學、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中山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及河海大學八家單位組成的科研團隊聯合申報。擬研究的三個關鍵科學問題為:(1) 太陽輻射能流聚集-吸收的時空協同輸運及轉換規律;(2) 極端條件下熱能傳輸蓄存機理及與材料組成結構的關聯機制;(3) 非穩態太陽能光-熱-功能量系統集成理論。項目執行期為2010年1月到2014年8月。
以下是通知原文和項目申報指南附件: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司,各有關單位: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以下簡稱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是以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對我國未來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帶動性的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重點支持農業科學等9個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領域的基礎研究,同時,圍繞納米研究等6個方向實施重大科學研究計劃。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以下簡稱“863計劃”)以解決事關國家長遠發展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術問題為核心,重點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提出的前沿技術研究任務和部分重點領域中的重大研究任務。計劃實施突出國家戰略目標和重大任務導向,堅持攻克前沿核心技術,搶占戰略制高點;堅持研發關鍵共性技術,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生長點。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以下簡稱“支撐計劃”)面向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科技需求,落實《綱要》重點領域及優先主題的任務部署,以重大工藝技術及產業共性技術研究開發與產業化應用示范為重點,主要解決綜合性、跨行業、跨地區的重大科技問題,突破技術瓶頸制約,提升產業競爭力。
現將973計劃、863計劃和支撐計劃2015年度項目申報指南予以公布,請根據指南要求組織項目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織網上申報
1.申報方式。請組織申報單位按要求進行網上申報,項目申請書具體格式在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申報中心相關專欄下載。
項目申報中心://program.most.gov.cn;
技術咨詢電話:010-88659000(中繼線);
技術咨詢郵箱:program@most.cn。
2.受理時間。為便于各申報單位有序組織項目報送工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