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能源行業風雨飄搖。
在(zai)全(quan)球能(neng)源(yuan)產(chan)業(ye)格局不斷被(bei)打破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的能(neng)源(yuan)企(qi)業(ye)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對(dui)大(da)多(duo)數民營能(neng)源(yuan)企(qi)業(ye)而言,這個冬天異常(chang)難(nan)挨。
宏觀(guan)經濟環(huan)境惡化,行業(ye)陷(xian)(xian)入(ru)低迷,監管層(ceng)加(jia)速“去(qu)杠(gang)桿”,銀(yin)行抽貸,金融機構不再輸血,這一系(xi)列(lie)“組合拳”導致能源企業(ye)陷(xian)(xian)入(ru)前所未有的危機,百億(yi)帝國亦(yi)在瞬間(jian)崩(beng)塌。
種種跡象表明,部分(fen)能源企業集中在下半年破產,但它們(men)的危機卻始于(yu)今年4月。
4月27日(ri),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wai)管局四部委聯合印發《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使表外(wai)融資出現急劇萎(wei)縮(suo)。
資管新(xin)規(gui)導(dao)致融資環境陷入(ru)惡性循環——信用緊(jin)縮大幅推高再融資難度,導(dao)致企業債務違約風險加(jia)大,從而壓(ya)低(di)金(jin)融機構風險偏好,進一步(bu)加(jia)劇信用緊(jin)縮。
早年奉行擴張戰略(lve)的能源企業(ye)很快出現流動性危機,債務違約頻(pin)頻(pin)爆發。
這一年,“去產(chan)能”加速能源企業(ye)出(chu)清。
煤炭行業“去(qu)產能(neng)”初(chu)見成效。落后產能(neng)繼續被淘汰,優質產能(neng)加速釋放,煤價(jia)高位(wei)運行,行業效益穩(wen)步回(hui)升。
但火電(dian)行業在“去產(chan)能”和“高成本”雙重沖擊下困境求生。煤價高位運行導致全國火電(dian)企業虧損面接近一(yi)半,“去產(chan)能”進一(yi)步擠(ji)壓(ya)著(zhu)火電(dian)企業的生存空間。
這(zhe)一年(nian),“去補貼”倒逼新能源(yuan)行業大(da)洗牌。
補(bu)貼滑坡(po)讓新能源行(xing)業陷入寒冬。“531新政”曾使整(zheng)個光伏行(xing)業“斷奶”;2019年即將開(kai)啟的風電競(jing)價上網鼓(gu)勵不依賴補(bu)貼的發展,中(zhong)小型風電整(zheng)機(ji)商面臨“生死劫”;動力電池待2020年完全(quan)取消補(bu)貼時,預計80%以上企業會慘(can)遭淘汰。
2018將盡,在諸多位(wei)(wei)列死亡名單的能源(yuan)公司(si)中,選出五家已進(jin)入破產(chan)程序的大型(xing)企業。它(ta)們的沉(chen)浮,警醒每一位(wei)(wei)能源(yuan)行業從(cong)業者;它(ta)們的興衰,成為這個時代的注腳。
晨曦集團
在石(shi)油煉化(hua)行業大面積虧損的大勢下,50歲的前山(shan)東首富邵仲毅(yi)破(po)產了(le)。
2018年7月16日,他創辦的晨(chen)曦集團以不能清償到期債(zhai)務(wu)、明顯缺乏清償能力(li)為由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該案已獲法院受理。
關于(yu)晨曦集(ji)團破產,一種(zhong)較(jiao)為廣泛的猜測是資金鏈斷裂。
早在(zai)2014年,該(gai)集團(tuan)就曾爆發過(guo)流動性危(wei)機,后(hou)(hou)在(zai)地方(fang)政府(fu)斡旋下渡過(guo)難關。但此(ci)后(hou)(hou)金融(rong)機構向其追討債(zhai)務的官(guan)司不斷。
晨曦集團曾經風光一時。兩年(nian)前(qian)邵仲毅登上(shang)山(shan)東(dong)首富(fu)寶座時,這家山(shan)東(dong)第二大民企實現銷(xiao)售(shou)收入432億元。其(qi)中,石化企業(ye)總產值168.5億元。
更(geng)令人(ren)羨慕(mu)的(de)是邵仲(zhong)毅手中的(de)稀缺牌照。
當(dang)年,晨曦集團(tuan)獲得國家(jia)發改委與商務部批復(fu)的320萬(wan)噸/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使(shi)用資質,成為擁有此資質的13家(jia)民企之(zhi)一(yi)。
此(ci)前,該集團還(huan)先后獲得(de)燃料油進(jin)口資(zi)質(zhi)和成品油批發(fa)經營資(zi)質(zhi)。
彼時,晨(chen)曦集團是(shi)山東地(di)煉(lian)行業巔峰時期(qi)的一個(ge)縮影。2017年(nian)底,圍繞勝利油田所在地(di)東營,分布著超過40家(jia)地(di)煉(lian)企業,總煉(lian)油能力在12410萬噸,占(zhan)全(quan)國地(di)煉(lian)總產(chan)能的70%,原油加工量占(zhan)全(quan)國的8%。
然而好(hao)景不長(chang)。2018年初,十(shi)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對煉(lian)油領域嚴重違法違規(gui)和失信行(xing)(xing)為(wei)開展專項治(zhi)理工作(zuo)的通知(zhi)》,要求(qiu)集中(zhong)整治(zhi)地煉(lian)行(xing)(xing)業,山東地煉(lian)行(xing)(xing)業開始走向(xiang)衰落。
國源礦業
煤價(jia)高企仍(reng)未能阻止貴州最大(da)民(min)營煤企國源礦業(ye)走向(xiang)破(po)產。
2018年11月(yue),債權人(ren)西藏潤達以被(bei)國源(yuan)礦業無法(fa)清償債務、資不抵債,但具有重整價(jia)值及重整可能性為(wei)由,申請對(dui)其(qi)進行破產重整。該案已獲法(fa)院受理。
國源(yuan)(yuan)礦業曾奉行快速擴張戰(zhan)略。該公司(si)擁有超過20個煤礦,整體(ti)煤儲量約20億噸(dun)。但它依然聲稱要進一步加快兼并重組步伐和資源(yuan)(yuan)整合力度,力爭成為西南(nan)乃至中(zhong)國有影(ying)響(xiang)力的大型煤炭能源(yuan)(yuan)集團。
與擴張相伴的是債(zhai)務劇增(zeng)。截(jie)至2017年12月,國源(yuan)礦業(ye)負債(zhai)金額約為79.46億元,資產負債(zhai)率高達(da)106%。
國源(yuan)礦業并(bing)非孤例。最近(jin),國電長源(yuan)電力(li)旗(qi)下三家煤(mei)炭子公司也因資(zi)不(bu)抵債(zhai),走上破產(chan)申請程(cheng)序。
煤炭行(xing)業正在經歷新一輪洗牌。“去產能(neng)”初見(jian)成效,今年煤炭行(xing)業整體向好(hao),煤價(jia)維持高位。
但煤炭行業負(fu)債率依(yi)然高企。截至2018年6月末,全行業負(fu)債規模為(wei)3.6萬億元,資產負(fu)債率為(wei)66.30%。
目前,超過1/4的煤炭企業(ye)仍處在虧損(sun)狀態,且行業(ye)累計虧損(sun)總額持續(xu)上漲。
內部分(fen)化正在加速煤炭行(xing)業的優勝劣汰。
華源熱電
煤價高位(wei)運行(xing)導致全國(guo)火電(dian)企業虧(kui)損面接近一半(ban),大(da)唐旗(qi)下華源(yuan)熱電(dian)被(bei)迫申請破產。
2018年(nian)12月(yue)21日,大唐發電(dian)(601991.SH)公告稱,鑒于控股(gu)子公司(si)華源熱電(dian)的兩臺125MW機(ji)組被列入(ru)火電(dian)去產(chan)能計劃,要(yao)求(qiu)在2018年(nian)完成關停、拆除,結合該(gai)企業資產(chan)負(fu)債狀況,公司(si)董事會同意該(gai)公司(si)進入(ru)破產(chan)清算(suan)程(cheng)序。
華源(yuan)熱(re)力深陷債務泥潭(tan)。截(jie)至(zhi)2018年11月30日,該公(gong)司負債總額(e)約(yue)7.02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91.12%,并虧損0.88億元。
華源熱電的境(jing)(jing)遇僅(jin)是中(zhong)國(guo)數百家火電企(qi)業(ye)當下所處困境(jing)(jing)的一個縮影。
去年,五大(da)發電集團(tuan)火電板塊虧損(sun)132億。業內(nei)人(ren)士(shi)預計,2018年全年火電板塊虧損(sun)額(e)將在(zai)140億元左右,虧損(sun)面(mian)超過50%。
火(huo)電行(xing)業仍在寒冬(dong)中勉力(li)維持(chi)。
大海集團
光伏“531新政”發布不到(dao)半年,山東最大(da)的(de)光伏企(qi)業之一大(da)海(hai)集(ji)團轟然倒(dao)塌。
2018年11月(yue)26日,債權人以(yi)大海集(ji)團(tuan)不能清償到(dao)期(qi)債務且資不抵債為由,申(shen)請對(dui)其進行(xing)破產重整。該案已獲法院受理。
這家與晨曦集團同樣位于山(shan)東東營的(de)企業,也面臨著(zhu)嚴重(zhong)的(de)債(zhai)務危機(ji)。截(jie)至2018年(nian)10月底,該公(gong)司(si)負債(zhai)總(zong)額為53.23億元(yuan),資產負債(zhai)率(lv)達(da)到105%。
由于存在(zai)多筆信用(yong)不良記錄,以及主要(yao)子公司(si)股權(quan)被凍(dong)結(jie),大海集團(tuan)評(ping)級(ji)(ji)(ji)驟(zou)降。2018年6月27日,大公國際(ji)將(jiang)該公司(si)主體評(ping)級(ji)(ji)(ji)從(cong)AA評(ping)級(ji)(ji)(ji)下調到A+,評(ping)級(ji)(ji)(ji)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
大海集團的債(zhai)務危機不幸碰上國家光伏新政。
2018年(nian)6月1日(ri)發布的(de)“531新政”,進一步(bu)降(jiang)低納入新建設規(gui)摸范圍(wei)的(de)光(guang)伏發電項(xiang)目(mu)標桿(gan)電價和(he)補貼標準,導(dao)致80%以上的(de)小(xiao)型EPC公司退出光(guang)伏,大型企業(ye)也難(nan)以維系。
參與國家政策(ce)研討會并未挽回大海集團的頹(tui)勢。
國(guo)慶(qing)長假后第一(yi)個工(gong)作日(ri),國(guo)家(jia)發改委曾召(zhao)集(ji)國(guo)內12家(jia)光伏企(qi)業負責人開(kai)會,進(jin)一(yi)步研究完善光伏發電(dian)相關(guan)價格(ge)政策(ce)。大海集(ji)團旗下(xia)子公(gong)司(si)大海新能(neng)源(yuan)位(wei)列(lie)其中。
但一個月(yue)后,這家(jia)山東新能源標桿企業走向破產重整的結(jie)局。
環宇電源
動(dong)力電(dian)(dian)池倒閉潮(chao)來臨(lin),二次電(dian)(dian)池(即充電(dian)(dian)電(dian)(dian)池)巨頭環(huan)宇電(dian)(dian)源氣數已盡。
2018年(nian)11月,債權(quan)人以環宇(yu)電(dian)源無法(fa)清償(chang)到期貨(huo)款(kuan)、明顯缺乏清償(chang)能力(li)為由(you),申請對(dui)其進行破產(chan)清算(suan)。該案(an)已獲法(fa)院(yuan)受理。
這個中國最(zui)大、品種(zhong)最(zui)全(quan)的二次(ci)電池生產(chan)基地,已(yi)于一年前停(ting)產(chan)。由于資金鏈斷裂(lie),該(gai)公司陷入債(zhai)務危機,涉及多(duo)起訴訟案(an)件,廠房、設備、股權被查封。
多元化戰略(lve)擴張將(jiang)環宇電源逼入絕境。
2008年,公(gong)司(si)創始人李(li)(li)文(wen)曼之子李(li)(li)中東接班(ban)。這位少帥帶(dai)領環宇電源(yuan)走出(chu)低谷,同時也按下了公(gong)司(si)多元化發展的(de)加速鍵。
環宇電(dian)源債(zhai)務(wu)隨之攀升,截至2017年(nian)7月(yue)31日,該公(gong)司總負債(zhai)為13.28億元,資(zi)產負債(zhai)率(lv)達117%。
此時(shi),在二次電池領(ling)域(yu)占據重(zhong)要地位(wei)的(de)動力電池,補貼開(kai)始滑坡。激烈的(de)市(shi)場(chang)競爭(zheng)加速行(xing)業集中度提升。寧德時(shi)代和比亞迪兩大巨(ju)頭合力占據中國(guo)市(shi)場(chang)60%以(yi)上份額(e)。
同時,待2020年完全(quan)取(qu)消補貼,三星、LG、松下等日韓企業將卷土重來(lai)。中國本土電池企業與日韓電池巨頭的(de)競爭將趨于白熱化。
業內(nei)人士推測,到2020年,80%以(yi)上動力(li)電池企業會慘遭淘汰。